2011年10月-2012年6月,LAMOST顺利开启一年的先导巡天。2012年9月-2017年6月,LAMOST完成了为期五年的第一期低分辨率光谱正式巡天。2017年9月-2018年6月,LAMOST进行了一年的中分辨率测试巡天。2018年9月-2023年6月,LAMOST完成了五年的第二期光谱巡天,开展的是中低分辨率的光谱巡天。2023年9月,LAMOST正式开启了第三期光谱巡天,仍然是中低分辨率的光谱巡天。新征程,新目标,奋楫再出发。LAMOST将继续守望星空,记录和见证我国第一个天文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
2023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LAMOST 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LAMOST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此次发布的DR10数据集是LAMOST于2011年10月至2022年6月观测获取的光谱数据,其中包含5923个低分辨率观测天区,1951个中分辨率观测天区。发布的2229万条光谱数据包括1181万条低分辨率光谱,1048万条中分辨率光谱,中、低分辨率光谱均突破千万。此外,DR10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约961万组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LAMOST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数量,连续十年稳居国际第一。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搭建了LAMOST DR10数据发布平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www.lamost.org/dr10)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截止2023年12月,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194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1385位用户正在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已发表高质量论文12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近两年的科研产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LAMOST年均发表论文超过200篇,其中国外天文学家发表的科学论文占40%以上,彰显了LAMOST数据的国际影响力。LAMOST的科学产出已步入国际大型(6-10米)天文望远镜的先进行列。
LAMOST助力全球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结构与形成演化、恒星物理的探究、特殊天体和致密天体的搜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刷新纪录、提高量级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2024年3月28日,在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正式发布了LAMOST DR11(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512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2倍。
DR11数据集获取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包括6286个低分辨率观测天区,2395个中分辨率观测天区。发布的2512万条光谱包括1194万条低分辨率光谱,1318万条中分辨率光谱。此外,DR11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约1037万组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LAMOST发布的两千万量级的光谱总数和千万量级的恒星参数星表数量继续居世界之首。自2019年至今,LAMOST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布光谱数达到千万量级的光谱巡天项目。
2025年3月26日,在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正式发布了LAMOST DR12(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807万余条,LAMOST仍是目前国际上发布光谱数最多的巡天项目。
DR12数据集获取于2023年9月-2024年6月,包括6605个低分辨率观测天区,2395个中分辨率观测天区。发布的2807万条光谱包括1260万条低分辨率光谱,1547万条中分辨率光谱。此外,DR12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约1159万组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LAMOST发布的光谱总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数量继续居世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