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天文台吴宏研究员和希腊雅典天文台杨明博士和国内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基于LAMOST南银冠星系巡天小天区完备观测项目的光谱数据,发布了该区域内的星系光谱红移表。
作为LAMOST正式巡天的一部分,LAMOST河外巡天(LAMOST Extra-GAlactic Survey,LEGAS)意在获取了位于北银冠8000平方度和南银冠3500平方度范围内河外天体的数十万条光谱,以研究星系演化、类星体/活动星系核、宇宙大尺度结构、以及暗物质暗能量等河外课题。而作为LEGAS的一部分,LAMOST南银冠星系巡天小天区完备观测项目旨在研究LAMOST南银冠星系巡天的完备性、确定LAMOST望远镜的性能参数以及河外星系巡天所需要的基本观测参数。而在开展星系巡天的课题以外,项目同时还开展了一些独特的河内外方面的课题研究,例如星系团及其团成员星系的证认及动力学研究,河外及河内变源的光谱和测光时序研究(例如活动星系核、 类星体、 变星等;Cao et al. 2016),与2MASS、WISE等红外数据库交叉证认并研究红外超恒星和亮红外星系等等(Lam et al. 2015;Wu et al. 2016)。
为达到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人员在LAMOST南银冠星系巡天的观测区域中分别选取了星系密度高和星系密度低的两个20平方度的小天区,对天区中LAMOST星等限制范围内(r=18.1等)的所有源(河外、河内)进行了遍历性光谱观测。项目观测周期自2012年9月起,至2014年1月止,历时约14个月,观测了星等限制范围内95%的星系,基本完成了预定的观测目标。通过对LAMOST一维光谱的后期处理和认证,项目得到了超过3000个吸收或发射线星系的光谱红移,精度高于0.001(图1),其中超过2/3的光谱红移以前从未得到过。根据输入星表、图像和最终光谱红移的比较结果可推测,对于一般性的河外光谱巡天来说,有不超过1/4的测光输入源可能并不可靠(非星系)。而对前期测光巡天的算法改进,将会极大影响后续光谱巡天的质量。这一结果对未来大规模河外光谱巡天可能有积极影响。多波段数据显示,采用色指数W2-W3=2.4可以区分超过90%的吸收和发射线星系。此外,在Mr/W2-W3和M*/W2-W3图上还发现了疑似矮星系星族的序列,但这一序列同时也受到大倾角星系的污染。项目的综述及光谱红移表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18,ApJS,234,5)。
图1:吸收线(圆形)和发射线(三角形)星系的空间分布,每个星系的红移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