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天文界惯例及《LAMOST光谱巡天数据政策》,2016年6月30日,包含LAMOST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两年的光谱数据——DR2数据集对全世界公开发布。科学用户可以登录http://dr2.lamost.org/国际发布网站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分 类 |
先导巡天 |
正式巡天第一年 |
正式巡天第二年 |
总计 |
观测天区数 |
401 |
808 |
725 |
1,934 |
发布光谱数 |
906,420 |
1,637,842 |
1,588,520 |
4,132,782 |
信噪比(s/n)大于10光谱数 |
615,617 |
1,295,049 |
1,363,703 |
3,274,369 |
恒星光谱数 |
807,575 |
1,509,790 |
1,462,309 |
3,779,674 |
恒星参数表 |
389,877 |
821,984 |
995,328 |
2,207,189 |
LAMOST DR2光谱数据获得于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三年的巡天观测任务,共包含413万条光谱,其中信噪比大于10的高质量光谱达到了327万,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220万颗恒星的光谱参数星表,这是目前世界上获取的最大恒星光谱参数星表。这批数据已在2014年12月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率先发布,保护期过后,数据第一时间对全球开放共享。
LAMOST DR2国际发布网站界面
作为中国天文界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自2011年启动大视场、多光纤光谱巡天观测,截止到目前,LAMOST正式巡天也已顺利走完了四年的路程,共计获取600万余条高质量光谱数据,超过国际其它巡天项目发布光谱数的总和,这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有传承价值的天体光谱数据库,填补了中国大型天文基础数据的空白,为研究银河系及一般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已有一百多篇基于LAMOST数据的研究成果发表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取得的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一)构建迄今最大的各类恒星光谱样本,包括M型矮星、疏散星团成员星、K型巨星、M型巨星、红团簇星、DA白矮星等,这些样本为研究银盘、银晕的结构和化学动力学性质及演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借助于LAMOST数据的大样本优势,从恒星演化和银河系化学动力学演化和暗物质分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包括DA型白矮星光度质量函数、测量分析了大样本场星的双星比例及其随颜色(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的变化、分析研究了大样本恒星色球活动指数及其随银盘高度和恒星年龄的演化等,精确计算了太阳本征速度、太阳近邻恒星运动速度场精细结构、银盘径向和垂向丰度梯度及其随时间的演化、银河系转动曲线(总质量)及太阳近邻(暗)物质密度等银河系研究的基础前沿性问题等。(三)发现了一批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特殊天体:包括高速星、化学丰度特殊星、白矮星、白矮星-主序星双星、M31/M33球状星团、行星状星云和类星体、星系对、双活动星系核等。
随着LAMOST光谱数据的对外发布和持续增加,更多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将会陆续出现,这将极大推进对银河系及暗物质分布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