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大量恒星是以双星和多星系统存在的,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白矮-主序双星是比较典型而有趣的一种双星系统,目前已有的临近太阳的样本数量比较少,最大的白矮-主序双星样本是从SDSS中识别出的,但由于观测选源的约束,这些样本距离太阳的峰值在300pc,最远达到1kpc。而LAMOST采用了与SDSS不同的选源方法,观测条件和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LAMOST巡天数据中会有更多近邻太阳的白矮-主序双星样本。因此,从LAMOST观测的数据中寻找这类双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考虑到LAMOST恒星光谱的特点,近期,LAMOST数据处理部和北大科维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采用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有效方法从LAMOST DR1的大量低信噪比的光谱中挖掘出由DA型白矮星和M型矮星组成的白矮-主序双星,并对它们的光谱进行了双星两成分的分解以及距离、恒星参数等信息的测量。最终识别出121颗LAMOST白矮-主序双星,其中80颗是LAMOST观测最新发现的,另外41颗是SDSS已观测过的,此白矮-主序双星样本的完备性可达90%。
图中比较了LAMOST DA/M双星样本(图中实线)和SDSS DA/M双星样本(图中虚线)的属性,从上往下依次为距离、白矮星质量、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加速度、伴星光谱型、g-r颜色的分布情况。其中,第1列图为归一化分布,第2列是累积分布。
同时,通过对比LAMOST和SDSS白矮-主序双星样本的距离分布,发现LAMOST搜寻到的白矮-主序双星样本大部分位于离太阳较近的距离(约50-450pc),由热白矮星和早型M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所主导。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观测条件所致。这些白矮-主序双星的发现使得近距离范围内的双星数目有了显著增加,是目前已有双星光谱样本的一个重要补充,随着LAMOST观测的持续开展和数据量的不断积累,将会有大量白矮-主序双星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被发现,从而比例较低的具有冷白矮星样本的双星数目也将会逐步增加。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报》(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