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09年成功发射了开普勒卫星。至今为止,它用掩星法发现了约4000个系外行星候选体,在系外行星研究领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而开普勒的15万个目标星中绝大多数都没有精确测定的恒星参数,这对其系外行星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另外,目标星参数还对研究行星形成条件有着重要价值。现有目标星的恒星参数绝大多数来源于开普勒输入星表(KIC),但KIC参数是通过多色测光估算,其对恒星的表面重力和金属丰度等参数的约束较差。而中、高分辨率光谱可用于准确测量恒星参数,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开普勒目标星光谱数据已公开发布。LAMOST的大视场以及高效光谱获取能力使得大批量获取开普勒天区目标星的精确参数成为可能。北京师范大学付建宁教授和比利时皇家天文台Peter De Cat主持的LAMOST-Kepler项目正是利用LAMOST在几年内完成开普勒卫星所有目标星的光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