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2年WWT全国教师培训暨天文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会召开

2012年WWT全国教师培训暨天文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会于2012年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西安交大、广州大学、济南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深圳中学、南京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西新余四中、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张家湾小学、北京天文馆、北京远程教育委员会等大中小学和科普教育单位的20多位老师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由微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主办,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学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承办,得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支持。
培训期间,教师学员们学习了WWT的安装、配置、功能、漫游制作等知识,初步掌握了WWT的使用和向导漫游的制作,为日后在教学和科普工作中使用WWT这个平台奠定了基础。除了WWT的使用和操作技巧,通过培训老师们还较深入地了解了数据密集型天文学、虚拟天文台、天文信息学和基于真实科学数据的教育科普理念。在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时代,基于数据的科学发现成为科学的第四范式的今天,这些理念和技巧对老师们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CDS VizieR星表数据库中国镜像站点恢复开放

近日,在中国天文数据中心(CAsDC)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共同努力下,CDS VizieR天文星表数据库的中国镜像恢复开放。镜像站点网址http://vizier.china-vo.org ,由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负责维护运行。VizieR中国镜像站点同步拥有CDS VizieR的全部数据,为科学用户提供7x24小时的数据服务。
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是国际知名的天文数据中心,在国内外拥有大量的用户。受我台图书馆改造施工的影响VizieR数据库镜像暂时关闭。为了国内用户快速的访问数据,在台领导和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天文数据中心着手进行数据库镜像系统的重新部署工作。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我们在CDS工程师的远程协助下将VizieR的数据重新镜像到国内,恢复起站点。同时在CDS主站提供了到中国镜像站点的链接。镜像站点建立的过程中得到中科院高能所计算中心的大力协助。
中国天文数据中心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中国天文数据与国际天文数据的融合工作,为国内外天文学家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
VizieR中国镜像: http://vizier.china-vo.org

微软研究院WWT实习生项目

微软亚洲研究院“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

Bootes-4落成典礼在高美古举行

国内首台专业级全自动望远镜落户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

2012年3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安德鲁西亚天 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建设的全球伽玛暴与瞬变源观测系统第四号观测 站(BOOTES- 4)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落成,标志着国内首个专业级程控自主天 文台建成。西班牙驻广州总领事卡洛斯·莫拉乐斯、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邱华盛、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台长韩占文等领导和嘉宾参加该落成仪式并致辞。

落户在丽江天文观测站的BOOTES-4全自动望远镜是BOOTES全球网络中最新的成员, 主要用于伽玛暴余辉和其它瞬变源的光学观测。该望远镜 应用先进的程控自主天 文台技术,可以根据天气、观测目标位置等情况自动打开圆顶并控制望远镜进行观测。

BOOTES-4的合作始于去年七月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双方先后完成了望远镜的选 址、地勘、基建、货物进口及运输,并于去年十二月完成圆顶和 望远镜的安装。 今年二月整套系统完成调试并投入自动化运行。

BOOTES项目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安德鲁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发起,现有14个国 际合作单位。该系统计划在世界不同位置安放七台全自动望远 镜,形成一个全球 观测网,使得任何时刻至少有一台望远镜处于黑夜中,用来捕捉和观测伽玛暴余辉 和其它瞬变源。该项目不仅为我国天文学家提供了一台 先进的观测仪器,还有助 于提高我国在伽玛暴观测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非常幸运,落成典礼当晚BOOTES-4便成功地完成了对伽玛暴GRB 120320A的余辉观 测,并通过伽玛暴全球协调网(GCN)发布了随动观测公告。

Bootes-4 first light: NGC 6543

Bootes-4从过去几天的观测结果中挑选了NGC6543作为其First Light。 NGC 6543 俗称猫眼星云,位于天龙座。在中国龙年正月的最后一天(2月21日)凌晨拍摄。

附件中的图片是初步处理的结果,没有进行细致的合成以及调整。

国家天文台-昆明理工大学天文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1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和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彭金辉共同揭开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昆明理工大学天文信息技术联 合实验室”牌匾上的红布,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昆明理工大学天文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揭牌仪式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主持,中科院 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出席了揭牌仪式。

国家天文台与昆明理工大学多年来在天文信息学、虚拟天文台、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天文图像处理等方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入的合作。在国 家天文台赵永恒、颜毅华、邓元勇、崔辰州等天文学家的推动下,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天文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双方 在各自领域内的优势,经友好协商决定成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以双方优势互补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天文台在天文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科研 优势,同时发挥昆明理工大学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图形图像处理、CCD探测器等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加强合作,努力取得天文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开发 的领先成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昆明理工大学天文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将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管理并开展具体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文处处长董国轩,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处副处长薛艳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副台长刘忠、副台长王建成,昆明理工 大学云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锋、教授季凯帆,以及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的多名研究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LAMOST先导巡天数据正式发布

2009年10月16日,郭守敬望远镜(LAMOST)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验收。经过两年精密的工程调试和测试观测,LAMOST已经具备开展 先导巡天的能力。2011年10月,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决定,LAMOST先导巡天正式启动。截止到11月底,首批先导巡天数据已处理完毕,现对外发 布。国内天文界和国外合作者可以通过与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联系获取数据,国外其他天文学家可通过与郭守敬望远镜合作的方式获取数据。希望天文界积 极使用先导巡天数据,为LAMOST光谱巡天取得具有高显示度的科学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使用请访问LAMOST网络化协同工作平台:
http://lamost.escience.cn/
 

中国虚拟天文台暨天文信息学2011年学术年会举行

中国虚拟天文台暨天文信息学2011年学术年会于2011年11月9日至1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此次学术年会由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 承办。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郝晋新,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副处长薛艳杰,中科院办公厅信息化工作处业务主管马晓 莉出席开幕式并部分参加了随后的学术研讨。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台站,加州理工大学、微软研究院、北 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天光所、清华大学、三峡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 学、西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赛龙/EMC公司、南京天仪公司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7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自2001年陈建生院士和赵永恒研究员共同组织首次虚拟天文台研讨会开始,此次是中国虚拟天文台学术年会的第十届。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在微软研究院 的协助下,虚拟天文台概念的主要提出者和天文信息学的重要奠基人美国加州理工大学George Djorgovski教授参加此次年会并做主题报告。

年会上宣讲报告30多个,涵盖了数据密集型科学、天文信息学、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望远镜远程控制、程控自主天文台、网络服务开 发、天文底片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基于科学数据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天文影视制作等丰富的主题。与会代表集中而热烈地讨论了如何把天文信息学发展成为天文学的 一个二级学科,如何针对天文学研究的切实需求开展研发工作和经费申请,如何培养具有数据式和计算式思维的新一代科研人员等话题。

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从虚拟到现实”,把自主观测和望远镜智能控制技术列为专题进行重点研讨,提出了“中国程控自主天文台网络(China-RAON)”计 划。希望基于过去多年来在虚拟天文台和天文信息学领域的积累在国内开展自主观测技术和程控自主天文台方面的研究,为国内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事业对远程和 自主观测系统的普遍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Linux基础与实用技术”在国家天文台举办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人事教育处)承办的“Linux基础与实用技术”培训于2011年9月 27-28日在 国家天文台成功举行。来自国家天文台、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对地观测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 物研究 所、心理所、遥感应用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能所等中科院单位,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 院外单位 的12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培训。

培训报名十分火爆,培训的通知海报一经张贴,报名的电子邮件便蜂拥而至。因为培训场地的限制,计划接收100名学员参加培训,不料在短短5天的报 名时限内 就收到250多封请求参加培训的回执。27日培训开始后还有人在不断地报名和咨询。培训组织方无奈只能谢绝大部分报名者的请求。火爆的报名场面反 映出青年 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此类与科研工作直接相关的基础计算机知识培训的需求和渴望。

在两天的培训时间内,《网管员世界》杂志副总编孙浩峰先生介绍了Linux 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专业IT培训讲师施强先生和林肯先生以其丰富的授课经验向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Linux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巧,国家天文台信息与 计算中心的崔辰州先生和何勃亮先生介绍了国家天文台的信息服务和科学数据服务。

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帮助很大,对Linux有了更多认识,学习了很多新知识,相信会给自己的课题开展带来很大方便,希望能组织 更多这样的培训。

更多信息以及全套培训资料下载请访问培训网站

 

2011年WWT全国天文教师培训暨草原星空大会系列活动在内蒙古举行

2011年7月22日-26日,由微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主办,《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北京天文学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协办,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承办的2011年WWT全国天文教师培训在呼市成功举行。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内蒙、山东、新疆、云南、浙江等省市的40余名天文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涵盖了WWT的安装和使用、WWT漫游的基本制作方法和高级技巧、WWT的高级数据集成功能等。培训旨在通过让教师们掌握万维望远镜(WWT)的使用,把WWT应用于天文教学和科普活动中,从而宣传推广基于真实科学数据的教学和科普理念,培养具有计算式思维的新一代科学家。

由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天文航天协会、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协办的2011年草原星空大会同期进行。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院士、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研究员、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研究员以及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呼市政协副主席、呼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呼市科协党组书记等当地领导出席了于2011年7月24日在内蒙古博物院举行的开幕式。崔向群理事长介绍了中国天文学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普及天文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开展科普活动方面的工作。郝晋新副台长介绍了国家天文台的基本情况和科学研究工作。郝晋新副台长强调国家天文台高度重视天文科普工作,正在努力构建国立天文研究机构面向公众的工作体系,探索可行的国立天文研究机构在做好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开展科普工作的途径。开幕式后的小型天文科普教育论坛上,大家就高等教育的科普教育责任、中学天文科普教育的推广、公众对国立天文研究机构的科普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呼市天协在位于呼和浩特市政府大楼旁边的东河广场组织了大型路边天文活动,崔向群理事长、郝晋新副台长以及WWT培训的教师和星空大会的营员积极参与,与呼市天协的爱好者一起向市民宣传天文科学知识。7月25-26日,在美丽的辉腾格勒草原,老师和营员们开展了观星和科普交流活动。

媒体相关报道:
呼和浩特电视台 http://www.0471tv.com/2011-07/26/content_19986.htm
内蒙古新闻网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1/07/25/010628225.shtml
内蒙古公众科技网 http://www.nmgzkj.com/shtml/?id=3884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