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VO作为优秀成果代表参加基金委e-Science重大研究计划结束评估由 cb 于 星期四, 03/12/2015 - 14:31 发表 |
3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结束评估会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的“中国虚拟天文台试验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作为5项代表性成果之一向评估专家进行了汇报。
“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04年启动,是国内最早启动的科研信息化(e-Science)大型科学研究计划之一,由自然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牵头,会同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联合组织,总经费5000万元。重大研究计划共支持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3项,面上项目39项。以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为负责人的“中国虚拟天文台试验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被作为重点项目获得资助。
在2004-2007年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针对天文学研究对“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的需求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和试验平台开发工作,针对科技资源的便捷高效访问、编程模式下科学数据的大规模统一访问、各类科技资源的无缝融合使用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和开发成果在LAMOST大科学工程、中国天文数据中心等项目和平台中得到应用,服务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基于LAMOST大科学装置的银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体证认》、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文重大项目《LAMOST银河系研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的统计描述》等一系列重要天文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执行期间,天文信息学被提出并得到不断发展,e-Science和基于科学数据的科普教育理念渐入人心。
因项目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良好,本课题2010年被作为6个应用示范项目之一得到重大研究计划为期一年的滚动支持。
虽然本项目的执行期已于2010年底结束,但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一直在持续。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专项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服务业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资助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和天津大学开始共同打造“天文学科技领域云”,使得虚拟天文台从“虚”到“实”。这个平台以国内核心天文观测设备的时间申请、审批,数据汇交、共享、使用,课题设计、开展为线索,融合天文观测和科研活动所需的科学数据、网络存储、高性能计算、软件和实用工具等资源,形成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网络化科学研究平台,实现了10年前该重大研究计划打造“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的目标。平台2014年5月上线运行,目前已经整合了中国科学院5大天文台的10多套观测数据和云计算资源;注册用户超过300人;为LAMOST、BATC、CSTAR、SCUSS、AST3、2m4、NVST、Bootes-4、50BiN、SBRS、2.16m等10多套观测设施提供数据管理和发布服务;为丽江2.4米望远镜、兴隆2.16米望远镜等提供观测时间申请等运行支撑服务;为科研人员、研究生、科技管理部门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服务。
十年磨一剑。基金委10年前启动的这个重大研究计划所孕育的研究成果和培养起来的人才队伍正在为今天和明天的天文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