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You are here

综合新闻

LAMOST DR5 数据集正式发布

扬帆领航历五载,乘风破浪出战果。

近日,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李承东在导师赵刚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LAMOST巡天数据,对银河系厚盘的结构性质和演化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杨卉沁及刘继峰研究员等人,首次利用LAMOSTKepler的数据揭示了M 型恒星耀发与其自转周期的三段式关系,以及其色球层和光球层的能量释放关系。这些成果在揭示恒星结构演化及进一步认识内部能量释放机制等方面都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科研人员利用LAMOST发现百余颗米拉变星候选体

近期,北京大学姚雨含和国家天文台刘超等人从LAMOST第四期数据的光谱库中,发现了191颗新的米拉变星候选体。

近期,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依托我国大科学装置的LAMOST银河系光谱巡天数据,在运动学和化学空间发现了银河系并合形成的新证据。他们在运动学空间发现了7个源自银河系并合过程的新星流,占国际同类发现总数的一半。在化学空间,他们发现了33颗丰度不同于普通恒星的所谓“低α丰度恒星”,是国际同类发现总数的两倍。这些星流和低α丰度恒星被认为源自于银河系附近的矮星系。这些系统的观测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杂志《天体物理学报》等一系列国际核心刊物上。

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发现银河系更大银盘

 

近日,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刘超、徐岩等人使用LAMOST的红巨星样本绘制了银河系外围结构切面图,发现银河系的盘比以前认识的大25%。他们发现,银河系的外盘一直延展到19千秒差距,其间没有看到银盘的截断,即银盘没有明显的外边界,而是光滑地过渡到了恒星晕。 

近期,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后依明阿吉与赵刚研究员合作,首次利用我国LAMOST释放的第四次巡天数据与美国SDSS

科研人员基于LAMOST数据发现S147尘埃云

        近日,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陈丙秋博士和刘晓为教授基于LAMOST的海量巡天数据,对近邻超新星遗迹S147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发现了与S147成协的尘埃云,并将其命名为S147尘埃云。 

       质量超过8个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晚期中心核能耗尽后,将发生塌缩并引发超新星爆炸。爆炸抛出的物质向外极速膨胀并与周边星际介质发生作用,形成延展的超新星遗迹。超新星遗迹包含了超新星爆发释放的巨大能量和大量重元素(天文学家将重于氢、氦的元素统称为重元素或金属元素),对星际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是恒星形成及星系化学动力学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事实上,有关超新星遗迹的众多观测现象都源于其与不均匀星周/星际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超新星遗迹还被认为是宇宙高能粒子(如宇宙线)的重要加速场所,超新星遗迹及其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因此成为阐释宇宙高能粒子起源的重要一环。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数据精确估计上百万颗恒星的年龄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后、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员向茂盛等人基于

Pages

Subscribe to 综合新闻